观影前后,美食和酒店…是所有休闲娱乐占比最高的
九月
纪录片领域有个“8 分钟定律”,这个规律是 BBC 通过大量的用户调研得出来的。它指的是,人们对于同一个故事或情结段落能够维持兴奋的时间是 8 分钟。在《舌尖上的中国》里,我们发现,每一集都会出现 7 个左右不同人物的小故事……
而在电影行业,好莱坞著名编剧西德菲尔德提出过三幕剧结构。一般来说,电影剧本篇幅大约有 120 页,或者两个小时,影像的每一分钟对应一页剧本。电影的第一个情结点,即发生的一个事变,能将故事转向,一般出现在第 25~27 页。
现在,好莱坞已经细化到主人公该第几分钟出场,什么样的视觉惊悚程度是观众能够容忍的。而这些,是通过抽样调查来进行模糊计算和总结归纳出来的。在计算机、智能手机的普及后,大规模采集、计算用户数据成为了可能。不同于过去的抽样调查,大数据的应用能够覆盖极大规模的用户群,以及采集到多个维度的数据。
同时,需要指出的是,大数据的应用最多是帮你去找到一些用户、市场的规律,而不是神乎其神的“ Netflix 用大数据拍出《纸牌屋》”。剧本、现场执行再到后期剪辑,这些都是构成一部影像的核心;大数据的意义在于能够提出一些指导原则,而非影像内容本身。
那么,在现在这个多变的中国电影市场上,出现了哪些有指导意义的市场规律呢?
相较于北美市场总票房以及观影人次的缓慢增长率,分别为 6%和 7%,中国电影市场可谓一片繁荣,总票房和观影人次分别同比去年增长了 49%和 46%。
并且,在今年 2 月份,已经有 50% 的电影票是从线上购买。3 月份,电影票的线上化率超过了 50%。
在这个快速增长的市场上,90 后成为了红人,成为大多数电影宣发都要顾及到的群体。
而在这样的现象背后,是 90 后已经成为电影制片方的金主。到今年上半年,有 57%的电影观众生于 1990 后,90 后成为了观影的主力人群。而对于这一波主力人群,各大宣发方都希望去笼络过来。
而且,这部分人群互联网化程度高,多数通过手机 app 来选购电影票。而线上购票的一个好处在于,能够实时地进行在线选座。
猫眼电影的分析发现,将近 60% 的用户倾向于选择左边的座位。这个选择倾向,与用户使用电脑和智能手机的习惯相关。当我们看一个屏幕时,不管是手机屏幕还是电脑屏幕,视线会首先落在左边,所以左边座位是最先被卖出去的。
影院在商业地产当中扮演着吸引人流的角色,万达院线的繁荣便为万达广场带来巨大的消费人群。
在观影前后,人们会进行一些其他的消费,美食是最大的一个组成部分。在与电影相关的娱乐消费中,美食是占比最高的,美团给出的数据是 79%。
但除了美食外,第二占比的品类却是酒店,占到了 11%,超过了其他所有休闲娱乐的占比总和。所以,酒店业还是要充分感谢排零点场的院线。
- 上一篇 >:癌症会传染是无稽之谈,每个人体内都有原癌基因
- 下一篇 >:你不知道吧?“接吻”是无法解释的10种人类行为之一